鴉片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遠去,1840年的那一段屈辱已經滿是塵埃。 1793年,馬嘎爾尼勛爵帶領使團覲見中國皇帝乾隆,結果遭到一番冷嘲熱諷,無功而返。然而,不到半個世紀的光景,清王朝卻在鴉片戰(zhàn)爭中被英國的武力所擊敗,鴉片戰(zhàn)爭的戰(zhàn)敗對于中國和世界歷史而言都是極其關鍵的,它并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僅僅是一場戰(zhàn)爭的勝負。 金融決定大國興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際,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但是,竟被英國的一支現代化艦隊跨越半個地球輕松擊敗。如果從經濟總量的角度看,這樣的結果是難以想象的。歷史學家們從政治、軍事 、工業(yè)、科技、文化等方面給了我們許多原因。但是往往漏掉了金融。 《暗戰(zhàn)1840》,以金融的視覺,獨家披露從1583年伊麗莎白向明朝的萬歷皇帝寫信結盟開始,獨家披露《南京條約》背后三百年的中英恩怨:政治、商業(yè)、軍事、法律、外交等。從貿易專制到律法無序,從和平結盟到炮艦相向。鴉片貿易最初的目標是解決大英帝國的金融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鴉片戰(zhàn)爭是一場金融戰(zhàn)爭。 十八世紀,中國貨物大量出口歐洲,歐洲產品在中國卻沒有市場。對中國巨大的貿易逆差,使歐洲國家不得不用白銀支付從中國的進口。中國成為吸取世界白銀的無底洞,造成了歐洲白銀緊張。鴉片是英國用來平衡與中國貿易逆差而發(fā)明的出口產品。鴉片大量流入中國,徹底轉變了中英的貿易平衡,使中國從大量的貿易順差走向貿易逆差,白銀不斷外流。 當兩國最終兵戎相見時,倫敦已經在拿破侖戰(zhàn)爭后取代了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正是因為有現代的金融市場,英國政府可以長期支持龐大的軍事行動。而清政府雖然統(tǒng)治著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卻無金融市場可依賴。其政府財政還是*落后的稅收體系,根本應付不了突發(fā)的大危機。 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和隨后一系列的戰(zhàn)敗,使得中國日益背上了天文數字賠款,從而使得中國由1567年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一舉淪為了西方的債務奴隸,從此,近代中國就再無財力投資于發(fā)展生產和國家建設 ,更不要說民生建設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和西方列強絕非僅僅是“*槍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實際上,英國和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們,更是*它們長期所形成的金融放債體系,逐步地控制了中國的經濟、貿易和生產活動,而鴉片戰(zhàn)爭不過是以暴力的方式,揭開了現代世界由資本投資主導的債務剝削體系的鐵幕而已。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