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IS公布的數(shù)字來看,08年下半年全球的黃金衍生物交易受到了極大的抑制,這個與美國貨幣管理局公布的關(guān)于美國商業(yè)銀行的數(shù)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08年6月30日到08年12月31日,美國商業(yè)銀行持有的黃金衍生物總價值僅從1140億美元微跌至1070美元,跌幅僅僅6%,對比上面G-10國家和瑞士40%的跌幅要小得多。JP摩根持有的黃金衍生物從853億美元跌至825億美元,跌幅才3.3%而已,而匯豐則從275億跌至192億美元。
上述數(shù)字中最能反映實物黃金空頭凈頭寸為BIS公布的遠期與互換價頭寸,我們知道在08年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機,央行出借黃金變得謹慎起來,遠期與互換價頭寸銳減2000噸。黃金衍生物劇減與金融海嘯后黃金生產(chǎn)商預期金價大漲,減少對沖頭寸,因而使黃金套息交易受到抑制是分不開的。根據(jù)GFMS的數(shù)字,08年全球的金礦商對沖頭寸下跌達3580億美元,其主要是期權(quán)方面的頭寸。同時在,涉及遠期和互換的頭寸交割也大為減少,事實上央行售金的數(shù)量也在減少。
還有一個問題,為了對沖掉減少的2000噸空頭頭寸,需要通過市場買入實物黃金,這無疑增加了黃金的需求。所以金融海嘯以來出現(xiàn)了金幣和金條短缺的情況,實物黃金市場普遍存在短缺的現(xiàn)象。同時很多央行也為了分散外匯儲備,開始增加黃金的儲備,比如中國前些時候便承認黃金儲備大為增加,成為第五大黃金儲備國。而黃金ETF方面,在金融海嘯后,全球主要的黃金ETF大幅增加黃金庫存,其庫存超過1300噸,并且這種趨勢仍在延續(xù)。
黃金衍生物的形成主要是央行出借黃金儲備,大型銀行利用利差進行黃金套息交易,其中的細節(jié)大家可以看我以前寫的《銀行家為何操縱黃金價格》一文中已經(jīng)敘述的非常詳細了。可以說黃金衍生物能在很多程度上反映市場上做空黃金的力量,黃金衍生物的大幅減少無疑對黃金的進一步上漲是有利的。
黃金一直是一個很特殊的品種,它有兩個特點,一,根據(jù)吉布森悖論,黃金價格與真實長期利率成反比;二黃金期貨存在遠期溢價。根據(jù)黃金套息交易的公式:gold lease rate= Libor- gold forward rate (GOFO)。其中GOFO應該正的才對,但是金融海嘯之后,特別是在08年11月20日,24日,1,2月期的GOFO出現(xiàn)了罕見負值,這表明黃金的套息交易受到了極大的抑制。最近gold lease rate一直處于低位,這也是對黃金價格上漲有利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