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對于“中國大媽”們積極參與的評論,給冷冰冰的市場平添了不少幽默色彩。 黃金作為資金“避難所”的功能正面臨巨大挑戰(zhàn)。撰寫本文之時,恰好距4月16日黃金暴跌一個月時間。從COMEX的黃金價格走勢來看,這一個月黃金價格從1387美元/盎司左右反彈至5月3日的1470美元,然后再跌至1378美元附近,基本上畫出了一個平底的弧月。 如果我們把上述數(shù)字轉(zhuǎn)為回報率,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黃金先是上升了6%,然后掉頭下跌了6%,短短一個月時間,高低回報之差可以達到12%。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黃金的投資風(fēng)險不低。 這段時間隨著黃金價格的先升后跌,外界對于“中國大媽”們積極參與的評論也先揚后抑,給冷冰冰的市場平添了不少幽默色彩。 誰在左右黃金? 不少投資者過往會認為,黃金不僅有實際用途,而且是低風(fēng)險兼具保值功能的投資產(chǎn)品。但是鑒于“中國大媽”們被前褒后貶的現(xiàn)狀,大家或許需要重新審視一下這一論點。 說黃金有實際用途是毫無疑問的。黃金的實際用途在于消費領(lǐng)域,這也是最無可挑剔的判斷。 在香港,當(dāng)女兒出嫁時,父母和親友如果送一對厚厚的手鐲往往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這是不少港人喜歡低價時采購黃金的主要原因。在一些香港本地習(xí)俗濃厚的婚禮上,新娘子常常兩個手臂都戴滿了沉沉的金手鐲,甚至脖子上也掛上了厚實的豬形金牌,顯示家底豐厚且有人緣。 4月的金價暴跌后,不僅是大批內(nèi)地游客搶金,也有大量香港師奶加入搶購大軍,一些金鋪的手鐲被一搶而空,空蕩蕩的手鐲柜臺、櫥窗照片成了港媒版面上相當(dāng)獨特的一道風(fēng)景。 香港最主要的一家黃金批發(fā)公司和個別銀行的純色金條也被搶購一空。精明的港人對比后發(fā)現(xiàn),這兩個類金條價格最便宜(因為不含首飾加工),將來也可以用這些金條向首飾店換購等量的黃金首飾。 各國央行才是最大買入方 但有實際用途和具備較低的投資風(fēng)險并不是同一回事。我們需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黃金的實際需求是否會在未來拉升黃金價格呢? 的確,要徹底搞清楚黃金市場的實際情況幾乎不可能,但我們至少要知道,誰是黃金價格的主要推動力。 先看世界黃金協(xié)會的統(tǒng)計,從2012年的黃金需求分類來看,對于珠寶首飾的需求占了全球黃金需求的43%;對于金條與金幣投資的需求占了約29%;這兩大類對于價格最為敏感的需求占了總需求量的72%左右;其他工業(yè)用途占9.7%;黃金ETF占了6.3%;而各國央行占了12%。 這一需求分布可能會給人們一種印象:黃金實際需求的強勁增長,是這幾年黃金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但上述結(jié)論只是一個錯覺。 不妨再看黃金協(xié)會的另一組數(shù)據(jù):全球?qū)τ邳S金的需求在2009年前約每年3500噸左右,近幾年增長至大約是每年4500噸。但這多出來的近1000噸黃金,主要“消費者”是各國央行。具體來說,從2010年至2012年,各國央行才是黃金市場最大的買入方,這段時間,全球的黃金需求上升了259噸,但動力幾乎全部來自各國央行的購買,達到458噸——其他幾乎所有的需求均下降,而首飾金和金條的需求合共下降58噸,ETF的需求下降了103噸,工業(yè)用金則下降了38噸。 實際上,從2005年以來的數(shù)據(jù)來看,首飾金的需求只在2007年和2010年出現(xiàn)過同比上升,其余年份均告下跌。對照價格來看,在2008年黃金價格曾經(jīng)大幅下挫,其余年份均告上揚——也就是說,至少在2008年的價格下跌行情中,“中國大媽”們并沒有進場拉升黃金價格,反而在隨后幾年的黃金價格上升中,是各國央行起到了絕對的主力作用。
相關(guān)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yù)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