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金銀市場協(xié)會(LBMA)上周五(8月15日)宣布,兩家銀行和一家金屬貿(mào)易商行共同為史上首個電子化白銀基準價提供數(shù)據(jù)。 其中,加拿大豐業(yè)銀行(Bank of Nova Scotia)和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參與了先前的基于電話的定盤價機制,這一機制延續(xù)了117年。而在白銀市場舉足輕重的日本貿(mào)易商行Mitsui & Co. Precious Metals加入了新的定價系統(tǒng)。 新基準價將在倫敦時間上周五正午以電子化方式制定。在此之前,被稱作“白銀定盤價”的白銀基準價是由三家銀行每日通過私人電話會議協(xié)商敲定并提供給礦業(yè)公司、高檔珠寶商和央行等各類用戶的。 該機制將被一個名叫London Silver Price的新電子基準價取代,后者由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控股公司(CME)和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組成的財團與LBMA合作運營。這種新的基于拍賣的電子系統(tǒng)將從認證的市場參與者中匹配買賣訂單來確定基準價。 LBMA稱,預計未來幾周將有更多參與者加入新機制,包括銀行、貿(mào)易商行、精練商和制造商?紤]到實時測試及認證過程中強勁的市場參與度,預計未來幾周定價參與者必將增加。 目前全球金銀市場已經(jīng)實現(xiàn)24小時連續(xù)電子交易,而除了金銀之外,銅、鋅、錫、鎳、鋁等基本金屬都已經(jīng)全部通過電子平臺實現(xiàn)了較為透明的定價和交易機制。 改革后的白銀定價機制仍以拍賣方式進行,并通過可審計的電子化平臺進行定價。與此同時,倫敦黃金基準價也在尋找新的定價模式。 在全球加強金融監(jiān)管,打擊內(nèi)部價格操縱的背景下,曾缺乏透明度的倫敦金、銀定價機制不得不走上變革之路。 經(jīng)濟學家認為,白銀定價盤制度或為黃金定價盤制度做鋪墊,倫敦黃金市場每日兩次的定價制度始于1919年,當時倫敦五大銀行的代表每天集中在羅斯柴爾德銀行的辦公室,制定倫敦黃金市場黃金價格。 每天上午10點半和下午3點,市場將暫時停止交易。羅斯柴爾德銀行的代表先根據(jù)倫敦市場前一天晚上收盤后的紐約黃金市場價格以及當天早上的香港黃金市場價格定出一個適中的開盤價,其余4家銀行代表則立即打電話將價格報給各自客戶。 如果開盤價過高,市場上沒有出現(xiàn)買方,就降低價格;而如果開盤價過低,則將黃金價格抬高,直到出現(xiàn)賣家。定價交易就是在這樣的供求關系上定出新價格的。 由于最終基準價格的定奪取決于每個銀行的報價訂單,偽造的交易訂單就可能會操縱價格。不久前,巴克萊銀行被英國金融行為監(jiān)管局處以約2600萬英鎊的罰款,因為銀行監(jiān)管系統(tǒng)存在大漏洞,有部分交易員偽造虛假賣單來“精準”操縱價格并從中漁利。 巴克萊銀行被處罰后不久,世界黃金協(xié)會于7月7日召開圓桌會,就如何對倫敦黃金定盤價進行現(xiàn)代化改革展開討論,并最終確定要建立一個更加獨立、透明、公開的定價機制。 分析指出,制度的改革或許不會影響金銀價格的本質動因,但公平透明的市場一定會還給市場一個真實客觀的價格。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