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1日美國和7個歐洲國家的央行達成了一項協(xié)議。該協(xié)議即廣為人知的倫敦黃金總庫。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將黃金價格抑制在可控范圍中,一旦金價有所上升,就通過倫敦黃金市場干涉,將價格釘在35美元/盎司。 這八國央行都貢獻出一定數(shù)量的黃金作為初始金,然后在金價上漲中會賣出黃金總庫中一定量的黃金以抑制價格,在金價下跌后則再賣回那些黃金。 Maudin經濟的Grant Williams曾經詳細解釋過金價被操控的歷史。 Williams說:“對金價的操控出現(xiàn)在票據(jù)市場,遠離實物供應。黃金被加上溢價以期貨形式交易是有理由的,它有真實的、內在的價值,和它的紙質對手不同。如果你要操控紙質期貨合同價格,就出售它就可以。怎么賣都沒關系。如果價格走低你可以以后再買回來從而獲益。但如果交易的是黃金本身,那么為了拉低價格你就要繼續(xù)找更多的實物黃金來出售,并且,實物黃金并不是那么多的。這些年有很多投入的黃金沒有再回來,至少不是在這樣的價格水平時回來。” Williams還說:“倫敦黃金總庫和FX、Libor以及抵押市場的共同點就是,它直到行不通之前一直是行得通的。倫敦黃金總庫證明了各國央行可以串通好一起合作來將金價維持在他們的可控范圍內,但這也證明了市場修復自然秩序能力所帶來的壓力非常大,哪怕是最強的組織也不能再打贏這場戰(zhàn)爭! “現(xiàn)在的問題是,Comex倉庫里每一盎司黃金都有70個索償,LBMA是否有那么多實物黃金交付是相當存疑的! 倫敦黃金總庫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在世界儲備貨幣有實物背書的情況下,控制金價。在操控中,這八國被迫出售了大大超過他們本來給出的量的黃金,而金價卻在拼命想往上漲。 而目前,金價的抑制則和任何黃金標準都沒有關系,只和部分準備金借貸系統(tǒng)的維護有關。黃金交易在越來越強,一旦控制被破,金價可能就會被自然的市場力量所左右,即沒有干涉。 只不過這一次,在國外金庫“安全”存放著黃金的各國央行也會加入到對黃金的追逐中來。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