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沒有失去希望。雖然被歐元區(qū)內外對歐元的懷疑所包圍,但特里謝認為“陽光總在風雨后”。 周三(9月21日)在接受財經媒體MarketWatch采訪時,曾于2003-2011年期間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特里謝認為外界的悲觀過火了。他認為歐洲經濟僅稍稍落后于美國,因為歐洲經歷了三次經濟危機,而不是兩次。 我不是在說事情進展順利,事情并不順利。但對歐洲的一系列全球討論似乎過于悲觀了”,特里謝說。特里謝現在是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董事會的主席,這是一家總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經濟智庫。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那本呼吁取消歐元的新書是‘新瓶裝舊酒’,其中用于質疑歐元的論據早在1990年代歐元還在構想階段時就已經存在了”,他說!歐元已經通過了其壓力測試”,他說。 在采訪中,特里謝稱他反對將央行當成所謂的“直升機”使用以刺激國內需求。他說美聯儲不應當養(yǎng)成做出讓金融市場始料未及的決定的習慣。他沒有給那些身處英國擔憂倫敦在脫歐后的歐洲的角色的人提供太多的鼓勵;特里謝表示,英國的投票者清楚投票脫歐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以下是采訪全文 MarketWatch:在準備這次采訪時,我糾結于全部的問題有多么悲觀。所以我想扔掉他們來問問是什么賦予了你對歐洲經濟的希望。歐洲經濟會苦盡甘來嗎? 特里謝:這個問題相當好。歐洲必須處置三次接憧而來的經濟危機:開始于2007年的次級貸,接著是始于2008年的雷曼兄弟還有始于2010年的主權風險危機。相比之下,美國只經歷了兩次危機,這就是為何歐洲經濟比不上美國。 我沒有因為政府或央行不夠主動而怪罪宏觀政策(雖然從新半球看通常情況就是如此)。我認為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個事實就是6個國家里有5個(他們代表了歐元區(qū)總GDP的38%左右)在應對財政突然停擺的嚴重且直接的威脅方面存在重大困難。 現在如果我面臨這樣的情況,我會說我認為歐元區(qū)已經克服了主權風險危機。我認為處在困境的所有國家正在全力以赴應對危機。他們的經常帳處在赤字中。但現在的狀況一點也不是這樣。他們必須調整且他們已經調整了。他們中的多數現在已經回歸增長。除了愛爾蘭和西班牙外,其他國家的增速不一定非常喜人,但這些國家的經濟的確確在增長;而歐元區(qū)整體的情況也是如此。我不想過于樂觀,但我會說至少在目前的全球環(huán)境下,似乎對我而言,歐洲目前的狀況被低估了。 我只給你舉一個有點令人吃驚的例子,如果關注經濟增長率你會看到,可能有些自相矛盾,考慮到目前對歐洲的負面觀點,那就是在今年的第一個學期歐元區(qū)的經濟增長略高于美國。兩者的差距不大,歐元區(qū)的增速為0.8%,美國的增速為0.5%。在過去的12個月,兩者的增速也有差異,歐元區(qū)的增長為1.6%,美國的增速為1.2%。 重申一次,別搞混了。我的意思不是說事情進展順利。他們并不順利。歐元區(qū)失業(yè)率高得完全無法令人接受。比起美國,我們依舊必須奮力追趕那段我稱之為“第三次危機”(主權風險危機)的時期。盡管如此,但似乎對我來說,圍繞歐洲的全球討論有點悲觀過頭了。我剛剛給你看的數字就是一個證明。 另一個從未被提及的因素是歐元區(qū)經濟和美國經濟之間經常帳水平的不同。經常帳的狀態(tài)反映了經濟的穩(wěn)固性以及是否存在適當的宏觀經濟決策(取決于盈余或赤字的規(guī)模)。事實是,歐元區(qū)的經常帳盈余大約是GDP的3.5%,不僅僅今年如此,2014年和2015年的情況也是這般。這太多了。因此我們在宏觀決策方面有操作空間。在沒有經常帳赤字的前提下,歐元區(qū)可以擁有一個更加強勁的國內需求。 我呼吁能夠調整宏觀政策的國家的政府、議會和私人部門激活國內需求。但暗示歐元區(qū)處在一個引人注目的局面中并不完全合適。如你所知,歐元區(qū)經常帳盈余遠遠高于美國經常帳赤字。所以總而言之,歐元區(qū)要做的有很多:結構性改革、優(yōu)化歐元區(qū)經濟、財政和金融管理以及在可以調整政策的地方調整政策。我們必須讓經常帳更加平衡,經常帳盈余高達GDP的3.5%沒有必要。雖然情況不佳,但認為歐元區(qū)的狀況一片黯淡是錯誤的。 MarketWatch:美國官員一直在建議、請求并懇求德國官員增加支出并利用他們的經常帳盈余來刺激經濟,但德國似乎對此充耳不聞。你認為德國的態(tài)度會發(fā)生變化嗎? 特里謝:首先,不是只有德國身處險境。某些方面看,荷蘭也是,他們的經常帳盈余數字更大。荷蘭不是一個小國。另外,奧地利或許也是如此,更別提其他國家了。 其次,似乎對我而言德國政府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這些措施的方向符合國際社會中的許多人的期望。比如德國已經引入了最低工資,這在之前是沒有的且這象征著德國考慮通過提高工資和薪金刺激國內需求,尤其是國內消費。這不僅是德國工會的訴求也被政府認可。這個決定很重要且在某些方面是出乎意料的。 另一個新的且應當被強調的因素是德國政府稱其將大幅降低稅收。如果我沒誤導的話,其總額可能高達150億歐元。所以減稅也旨在激活更多內需。目前德國政府為了激活更多投資和消費進行的努力方向正確。因此,不能說德國對外部的聲音充耳不聞。 當然,正在積累巨額利潤且經常帳盈余數高企的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將通過私人部門、公司和家庭引發(fā)更多的投資和更多的國內需求,即便政府沒有給出信號或議會并未作出決議。 MarketWatch:你認為歐洲央行應當幫忙嗎?已經有人呼吁歐洲嘗試"直升機撒錢"。你對此怎么看? 特里謝:歐洲央行有一個高度寬松的政策,且在我看來歐洲央行政策是強有力的。這一點從我之前提到過的歐元區(qū)增長率上可以得知。據德拉基所言,我不認為歐洲央行理事會討論過“直升機撒錢”。我會說這完全不是個好主意,因為不是央行自己發(fā)錢。如果美國或歐洲或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包括日本,經濟極度黯淡。如果這種情況出現,那么按民主制原則,政府在平等基礎上應當向所有人分發(fā)購買力;這是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是議會應該支出的公共資金因為這種狀況被政治機構認為是極度引人注目的。我不認為我們應請求央行來做這件事。央行不應是撒錢的“直升機”,這點對我是確鑿無疑的。 MarketWatch:不久前,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華盛頓發(fā)表了一場演講,他稱歐元是“一個錯誤”。他認為歐洲面臨的選擇可以歸結為“更多的歐洲”或“更少的歐洲”。“更少的歐洲”的含義是歐元區(qū)解體。你是“更多的歐洲”陣營的一份子,對嗎? 特里謝:我們從幾個層面來談談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外界圍繞歐元便議論紛紛。1996-1999年歐元誕生前夕,我在紐約時對歐元的質疑占壓倒性優(yōu)勢。但現在如何呢?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倒臺已經8年了,歐元不僅熬過了那次經濟危機,且多數時候許多人認為外匯市場上歐元兌美元匯率太強勢,價位太高了。我認為作為一種貨幣歐元已經通過了“壓力測試”。那么歐元區(qū)呢?雷曼兄弟倒臺時,歐元區(qū)成員國有15個,這15個國家現在還在歐元區(qū),不僅如此,歐元區(qū)還迎來了4個新的成員:斯洛伐克和波羅的海三國。那些始終預計歐元區(qū)將解體的人同樣錯了。 順帶一講,正如我已經說過的那樣,所有發(fā)達市場經濟都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最糟糕的金融危機,只有極端分子認為市場經濟現存的問題是其身處險境。而事實上結論應當是:這些危機促使我們檢討所有的監(jiān)管、金融標準和代碼來改變金融系統運作的方式并改善全球治理;比如二十國集團取代了原先的七國集團作為全球治理的主要實體。 歐元區(qū)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金融危機中學到許多。我自己總結了一些:比如我們需要大幅強化歐元區(qū)的治理;我說的“治理”包括財政、經濟和金融監(jiān)管。危機期間我們只做了一部分,還有可以改進之處;我們必須不屈不撓地實施改革,因為在我看來那些尚未完成的部分,尤其是財政監(jiān)管和經濟監(jiān)管是必需的。在組織框架層面,我們需要果斷改進歐元區(qū)的執(zhí)行分支和立法分支來改善民主責任制。 回到貨幣層面,我認為需要強調的是在一個單一貨幣區(qū)絕對有必要在中長期時段內維持“單一的名義貨幣”區(qū)域(一個“單一的實際貨幣區(qū)”)。所以,我們不應在成本競爭力以及名義價格、名義成本和收益上一般演化上容忍大幅偏差和持續(xù)異常偏差,這是我所說的強化經濟監(jiān)管的關鍵部分。在經濟危機中被引入的宏觀經濟不平衡進程(Macroeconomic Imbalance Procedure)在我看來和穩(wěn)定與增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一樣重要。MIP,SGP,銀行聯盟和金融聯盟都是必不可少的。 MarketWatch:歐洲的銀行是否足夠健康可以幫助歐洲經濟增長? 特里謝: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要理解美國和歐洲之間的不同,必須記住美國商業(yè)銀行在經濟中融資的占比在25%左右,而歐洲的這一比例高達75%。所以我們相當依賴銀行。因而銀行業(yè)聯盟認為對銀行應當集中監(jiān)管,且要做得盡可能好。我信任已經做出的決議,并認為應該落實在存款擔保計劃上;正在進行中的該計劃應當盡快達成,這樣才能造福歐洲。我們還應明確,困境的所有國家正在全力以赴應對危機。央行已經做了許多努力來幫助實體經濟進行融資,且還在繼續(xù)做這方面的工作。 MarketWatch:回到脫歐問題上來,你呼吁英國政府“盡可能清晰,盡可能早”地宣布其脫離歐盟的計劃。你是否擔心脫歐協商會“遲則生變”? 特里謝:我希望不會這樣,因為我們需要盡可能好地處理這一非常困難的協商。多數的歐洲政治派別此前均強烈呼吁英國留在歐盟,但公投的結果卻戲劇化地偏向了脫歐陣營。一切都已成成定局。 是的,我認為不確定性對經濟不利,現在不僅是歐洲的決策者,世界各國的決策者都在考慮實施一切可以加速不確定性消散的舉措,我們可以拭目以待后續(xù)發(fā)展。不管怎樣,這是必須由英國政府做出的法律決定,脫歐協商將會在27個歐盟成員國中展開。對全球經濟、歐洲經濟和英國經濟,我認為盡快走出(脫歐的)不確定性是最佳的方案,充分尊重有關協定。 MarketWatch:脫歐之后,倫敦會依舊是歐洲的金融中心嗎? 特里謝:我們可以靜觀其變。但倫敦的地位首先取決于英國的地位。英國事先知道若其決定脫離歐盟將面臨不利結果。但目前分析脫歐的后果為時尚早。我們甚至不知道討論將何時開始。我們不知道英國將是什么地位。我們只知道不幸的是英國人民戲劇性地決定脫歐。但這就是生活,脫歐已成往事! MarketWatch:美聯儲將在下周面臨一次利率決定,且正在仔細考慮其是否應當采取出乎市場意料的行動。我的理解是你避免做出讓市場吃驚的決定。采取出乎市場意料的行動有什么好處嗎?抑或其只有壞處? 特里謝:首先,以我自己的經驗,市場預期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央行自身給出的信號。所以我的觀察是,如果央行知道其目的為何,那么多數情況下,央行可以讓市場對其行動有所準備。我個人傾向于不要過分出乎市場的預料。 當然,按照定義市場是由許多不同的人組成的,所以你總是會出乎一部分人的意料,但在正常時期出乎多數人的意料不見得是最佳選擇。但我不會就此干涉耶倫和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我認為他們一直干得不賴。所有的貨幣決策都是困難、復雜的,需要考慮許多方面。貨幣決策是多維度的。 經濟危機后,在許多方面,央行們也必須應對非線性的經濟狀況,我對耶倫和FOMC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抱有充分信心。畢竟,做出意料之外的決定不是為了出乎市場意料,而是因為新的信息和分析讓央行相信有必要做出這樣的決定。這在市場瞬息萬變的時代尤其是這樣。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