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金網--24小時黃金價格實時走勢-紙黃金,黃金T+D,黃金期貨

設為首頁 加到桌面

加入收藏

聯(lián)系我們

|  黃金K線     黃金期貨 在線開戶 網銀登陸  | 行情中心   手機黃金報價   黃金T+D價格
|  經濟數據 黃金日線 美股行情 ETF持倉量  | 紙鉑金    紙鈀金    黃金價格
|    黃金T+D   T+D開戶    黃金指數 全球指數  | 石油價格  美元指數 白銀價格

   位置: 中國紙金網 >> 黃金深度剖析 >> 正文

美國經濟與世界脫鉤 中美經濟冰火兩重天

來源:天天黃金  發(fā)布:中國紙金網  2008-4-15  分享到:

美國經濟與世界脫鉤 中美經濟冰火兩重天

  近兩年國際社會對美國經濟影響力變化評述中的兩種不同的觀點演化為“脫鉤”與“掛鉤”的爭論,實質是對美國經濟與世界其他經濟體關系的研究,即美國經濟是否能夠繼續(xù)左右全球經濟走向。

  美國經濟:放緩還是步入衰退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發(fā)生后,世界各權威機構逐步調低了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美國能抵擋經濟衰退嗎?所謂經濟衰退一般指經濟出現(xiàn)停滯或負增長的時期。不同的國家對衰退有不同的定義,但美國以經濟連續(xù)兩個季度出現(xiàn)負增長為衰退的定義被人們廣泛使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就將經濟衰退定義成為模糊的“大多數經濟領域內的經濟活動連續(xù)幾個月出現(xiàn)下滑”。從經濟學角度看,衰退主要意味著總需求的減少,這是沒有疑議的。美國的經濟增長中,國內消費需求貢獻占70%以上。上個世紀消費熱點的出現(xiàn)主要*科技進步和科技創(chuàng)新,本世紀的增長則主要依賴房地產業(yè)的帶動。遺憾的是,美國國內消費不是建立在國內居民儲蓄基礎上,而是負債消費。美國國債年已超過9.13萬億美元,經濟學家估算,人均債務多達3萬美元。美國人均外債和國內負債水平都是全球最高,特別是銀行借款和信用卡透支消費。這令信用體系不夠發(fā)達的國家感到羨慕。但是,當經濟或信用體系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而次貸借款人又進入高利率償還期,并導致信用全面收縮,危機便發(fā)生了。緊縮信用令房地產帶來的經濟走軟雪上加霜,通過影響消費進而向其他產業(yè)擴散,衰退自然會隨之到來。

  透視美國經濟,有兩個數字十分重要,即財政赤字和國際收支平衡狀況。從積極面來看,近期美國“雙赤字”狀況改善: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07年度財政赤字為1628億美元,比2006年2482億美元下降34.4%,與2004年度4130億美元財政赤字相比大幅度下降。美國國會預測局預測,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在2008年度,將下降到1550億美元,并計劃在2012年消除財政赤字恢復盈余。與此同時,美元也不可避免地在市場上保持弱勢。這有利于增加出口,減少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美元的貶值使美國實際凈外債大幅度降低,極大地改善了其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美國外債是其他國家持有的美元美元資產,與其年GDP相當。美國以外國貨幣標價的海外資產約占其GDP的70%。如果美元貶值10%,理論上美國凈財富的增加相當于其GDP的7%,抵消了來自貿易的赤字。美國憑借其年增長13多萬億美元的經濟規(guī)模,又是全球經濟最大最靈活的經濟體,美元現(xiàn)在走弱同其經濟增長變化一樣是周期性的,美國逐步改善“雙赤字”之后美元必會走強。美國強大的資本市場,可以在銀行體系存在問題的情況下,繼續(xù)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美元現(xiàn)在的貶值是美國實現(xiàn)其國家戰(zhàn)略的需要。

  但是上述分析并不能肯定美國經濟一定能夠避免此次次貸危機帶來的衰退,因為:

  一是此次次貸危機與歷史上任何一次危機均不相同。次貸不僅本身具有杠桿作用,而且由此形成的衍生品鏈較長。固定利率到期和次貸高浮動利率期限的開始大約在2008年中期,專家認為屆時風險發(fā)生將變得頻繁而猛烈。次貸風險遠未完全釋放,而且深不見底。如廣泛擴展到信用卡等領域,其破壞力巨大。

  二是美元帶來的全球流動性過剩和通脹風險限制了美國貨幣政策的放寬;激進的寬松政策只能解決缺乏流動性的問題,不能解決償債能力問題。貨幣貶值雖然可以增加出口,平衡長期嚴重失衡的經常賬戶,但同時進口成本的上升,會加劇國內已經存在的通脹。美國1月份通脹率以25年來最快速度上升。通脹對經濟的長期負面影響美國政府最終不能不考慮。

  三是美國長期財政赤字,公共政策干預的力度不足以停止住宅市場損失的蔓延,而且僅僅退稅項已經使赤字翻倍。后續(xù)政策及政策效果如何有待觀察。

  四是從實體經濟的角度看,房地產業(yè)衰退后能否有新產業(yè)崛起,并形成新的消費熱點。

  今年一月,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失業(yè)人數為2萬2千人;二月裁員6萬3千人,為五年以來裁員人數最多的月份。受裁員影響的行業(yè)包括建筑,制造、零售、服務業(yè)以及醫(yī)療、教育和政府機構等。一些經濟學家說,該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以及數十家其他金融集團則認為:美國經濟正臨近崩潰的邊緣。

  所以,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次貸危機帶來惡性循環(huán),衰退導致金融虧損更為嚴重,不斷加劇的大規(guī)模金融虧損和金融混亂又會令衰退更為嚴重。美國政府正在進行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和減輕家庭債務的努力。但美國3月2日的干預行動帶來的股市上升如曇花一現(xiàn),說明人們對政策的效果和經濟前景并不看好。如果美國能夠避免經濟衰退,但也可能因此出現(xiàn)嚴重的通脹。美元貶值或許符合美國利益。美國目前面臨實際增長、價格穩(wěn)定和金融穩(wěn)定三大困難。美國5年期通貨膨脹保值債券的收益率略為負值,也說明市場看法較為悲觀。美國可能由此進入經濟衰退而高通脹的時期,只是難以預言會持續(xù)多久。

  美國經濟對全球的影響

  長期以來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全球各經濟體過去都是跟隨美國走,現(xiàn)在這列火車頭已經十分疲憊,而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把老火車頭丟在一邊,快速前行。形象地說是“脫鉤”,不再跟隨美國跑。歐元區(qū)經濟與美國聯(lián)系緊密,受美國影響較大,但實力也在不斷增強,處于“半脫鉤”狀態(tài)。這在過去可能是不可想象的,而有證據表明這種趨勢已經出現(xiàn)。

  2004年以后,全球除美國以外地區(qū)以真實的GDP來衡量經濟的增長脫離美國經濟走勢影響的趨勢十分明顯。但是這種趨勢是否得以延續(xù),需要從不同經濟區(qū)域的表現(xiàn)來進行分析。

 。ㄒ唬┲忻澜洕饍芍靥

  美國經濟放緩或衰退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從金融市場角度看,中國國內金融市場和美國市場是相對封閉的,交易產品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別。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更多停留在心理層面,故作用有限。當然,對中國香港這樣國際化的市場的影響,也會通過A股和H股的市場相對價格變動進行傳導。在人民幣資本項目未實現(xiàn)可自由兌換的條件下,中美利差的存在導致集中大規(guī)模套利資本跨境流動也不可能。2007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高達2.17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三。從中美貿易關系看,美國已不再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07年,中國對美出口增長率降到9%,而對歐盟出口增長率上升到35%。美國僅貢獻了1/8的中國2007年出口增長。

  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中,從高到低依次為投資、消費和出口。對美直接出口的下降影響顯然是有限的。但歐盟最大出口順差來自美國,因此歐盟對美國出口的下降會間接影響中國。從2007年下半年的情況看,總體上也很有限。

  中國經濟與美國根本不同,也有別于其他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中國和美國可以作為全球經濟失衡導致流動性過剩與不足中兩個最有代表性的經濟體來分析。全球經濟失衡,表現(xiàn)為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大量貿易盈余,與發(fā)達國家的大量貿易赤字。中國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而美國是最大的逆差國。通過商品交易,資金從發(fā)達國家流入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美國即使資本項目順差,也難以徹底糾正貿易赤字帶來的國際收支失衡。流動性過剩是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順差的過剩,是美元泛濫和貶值帶來的過剩。而流動性不足則是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金融市場信用收縮的表現(xiàn)。中國的金融市場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美國的降息或減稅目的都是防止經濟衰退;中國陸續(xù)加息是主動給經濟降溫,防止過熱,兩者有根本的不同。對于中美經濟,目前的形勢是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可謂冰火兩重天。中國有能力抵御來自美國對經濟增長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是財政收入的增長增強了政府調控經濟的能力;二是可以發(fā)揮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目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中國低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且恩格爾系數較高,說明消費需求結構調整的空間很大。

 。ǘ┟绹洕鷮θ蚪洕挠绊懥ο陆

  美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下降,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三大方面:經濟增長速度、GDP總量占全球GDP的比重、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美國連續(xù)5年(2003-2007)的GDP平均增長率既低于全球4.9%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7.4%的平均增長。雖然除2007年外,美國經濟保持較好的增長,但相對其它經濟體較低;美國GDP總量占全球的比重,從2002年的31.9%,下降到2007年的25.9%;美國的2003年后GDP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從最高年份的31.4%,下降到10.8%。

  從主要經濟區(qū)與美國經濟的關系看:

  歐元區(qū)經濟增長與美國處于“半脫鉤”狀態(tài)。歐元區(qū)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高于美國的2.2%,達2.7%,這是2001年以來的首次。但是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qū)的經濟增長滯緩,表現(xiàn)出受美國經濟走勢影響較大。一是美國是歐盟的主要貿易順差來源。二是歐洲金融市場的產品與美國具有較高的同質性。三是經濟基本面相同之處較多。例如,三國的國際收支中貿易均為逆差。與06年相比,07年歐元區(qū)的經濟增長略微下降。世行預測,歐元區(qū)經濟2008年增長率為2.1%,高于美國1.9%。若保持連續(xù)2年高于美國,則“半脫鉤”的趨勢得以加強。

  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脫鉤”趨勢不變。《世界銀行2008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發(fā)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發(fā)揮了穩(wěn)定器的作用,2008年將增長7.1%,遠高于發(fā)達國家平均2.2%的經濟增長水平。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fā)展拉動世界經濟持續(xù)增長。報告認為,以目前的美元匯率計算,在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以來的7年中,全球貿易總額各翻了一番。世界貿易連續(xù)15年增長是推動經濟發(fā)展的一大動力。發(fā)展中國家近些年出口增長加速,同時內需旺盛,進口增速更為迅猛,部分抵消了美國進口增速放慢帶來的不利影響。

  IMF預計2008年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也會略有減速,全年增長速度將從2007年的7.8%放慢到2008年的6.9%。預計中國的增長率將從11.4%降到10%,這將有助于減緩過熱關注。但是,2002年中國GDP總量分別是美、歐、日的13.9%、21.3%和37.0%;2006年則分別提升為20.0%、25.1%和60.6%,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在進一步增強。

  主要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在2003-2006年年平均增長率為7.4%。支持其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仍然存在,且增長的潛力很大。世行報告認為,發(fā)展中國家現(xiàn)在運用的技術僅為高收入國家的四分之一,需要加快科技進步。主要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共同因素包括:勞動力低廉,自然資源豐富,對外貿易順差,儲備和財政支出增長較快。

  從宏觀層面看,美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下降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1)美國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下降。美國進口占全球進口的比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目前為14%,而2000年時為20%——這當然降低了美國經濟放緩對其他國家的影響。美國也不可能向全球提供不可再生資源的出口。(2)美元的“過度特權”地位下降。截至2007年第二季度末,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可甄別幣種配置的各國外匯儲備中,有四分之一以歐元形式持有,高于歐元問世之初的18%。與此同時,美元的比例則從1999年初的70%下降至65%。自2006年初以來,以歐元發(fā)行的債券超過了美元計價債券。此次貶值,美元歐元的貶值幅度已累計超過50%。目前,美元匯率處于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一個競爭對手的貨幣十分堅挺的時候,美元卻很疲弱,這在歷史上是首次。當人民幣最終可自由兌換時,全球市場還會再增加一種選擇。(3)美國目前不具備低廉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來發(fā)展制造業(yè)。由于后發(fā)優(yōu)勢的規(guī)律,不論美國經濟是否放緩,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增長都將得以繼續(xù)。

  次貸危機前的美國經濟增長建立在房地產價格持續(xù)大幅度上漲和家庭負債消費膨脹基礎上,此次經濟走弱帶有不可避免的周期性。對美元的長期貶值中的變數應保持高度警惕。但全球經濟走勢受一個經濟體走勢的控制肯定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現(xiàn)象。全球經濟走勢能夠保持與美國經濟的“脫鉤”對各國有利。開放經濟的溢出效應和回波效應的規(guī)律始終發(fā)揮作用,世界經濟需要出現(xiàn)在若干如同今天美國一樣的經濟體。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分享到:


上一篇:格林斯潘和伯南克的重大過失 下一篇:原油再創(chuàng)新高黃金溫和反彈
熱點資訊
焦點分析
  • 金銀延續(xù)跌勢或反彈關注今晚非農

  • 黃金避險需求減弱 金價面臨較大回調壓力...

  • 金價在避險與通脹博弈中上行

  • 黃金:投資組合中的必備資產

  • 國際金價急跌未來走勢盯緊油價

  • 金價近期以震蕩走勢為主 小幅反彈概率較...

  • “黃金”即將金光燦爛!演繹逼空。。...

  • 中國紙金網:黃金操盤精華篇

  • [黃金年報]08金市有驚無險 09仍需謹慎行...

  • 投資者規(guī)避高風險資產,COMEX期金價格周...

  • 標普揭破美國陽謀

  • 美元-"悲慘的十年"

  • 以退為進莫追窮寇

  • 誰能主導近期黃金價格

  • 黃金驚現(xiàn)最大單日漲幅 牛熊紛爭異常激烈...

  • 中美對話關乎美元前景 金價多空斗爭膠著...

  • 美聯(lián)儲不是私有機構

  • KDJ指標鈍化的應對技巧

  • 黃金一枝獨秀

  • MACD指標有死*跡象 等待行情進一步明朗...

  •   相關報道
  • 無相關文章
  • 真誠歡迎各媒體、機構、專家和網友與我們聯(lián)系合作!  歡迎批評指正 服務郵箱:webmaster@zhijinwang.com
    特此聲明: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贊助商的言論與行為均與中國紙金網無關 粵ICP備08028906號
    © CopyRight 2002-2012, ZHIJIN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